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519章(2 / 2)
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嘛。
“它们使用的都是传统的火箭发射方式,华夏这边航天科技一年发射了二十多次,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像是欧洲航天局那边,一年到头下来火箭发射次数都没有突破两位数。”
“北极熊那边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也就是十几次。”
“至于nasa那边,现在是慢慢的把一些火箭发射的任务都交给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了。”
“我估计再过几年,全球90%,甚至是95%以上的火箭发射任务,都会被我们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给瓜分掉。”
赵思宇颇为自信的说道。
可回收利用火箭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有颠覆性了。
特别是启明星科技这边把利用次数都已经搞到了10次了。
再加上启明星9号本身就使用了不少颠覆性的设计,又是使用了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去生产。
在工业领域,小规模的生产一两件产品跟大规模的生产,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启明星科技也就准备生产一百来枚启明星9号,但是对火箭来说已经是属于大规模了。
特别是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发动机方面,一枚火箭就用了9台发动机,后面启明星9号ax还会继续使用。
这么一来,发动机的生产数量就达到了上千台,甚至更多了。
生产上千台发动机跟生产台发动机,单台的发动机成本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也许nasa需要花费1000万美元去生产一台发动机,航天科技这边也要花费1000万人民币。
但是到了启明星科技这边,研发成本和模具成本都被大幅度的摊销掉了,生产成本可以直接降低到100万元这个水平。
甚至更低。
可想而知,这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于火箭成本的下降是有多大的贡献。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边明年估计也要开始爆产能了。”
“趁着今年它们的发射次数还不是特别多的机会,我们还真是要好好的宣传一下启明星科技。”
“让大家知道这是一家全球最顶级的航天企业,先入为主的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曹阳对于宣传工作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
搞好了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过来就是事倍功半了。
只要让大家知道启明星科技一家在2013年就发射了全球超过一半的火箭,网友们自己就会脑补启明星科技的牛掰之处了。
毕竟这可是火箭,不是纸飞机啊。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今天跟您汇报之后,公司就会立马开始展开相关的宣传。”
“到时候要让国内国外的网友都知道启明星科技的名字,让更多还在犹豫的潜在客户也找我们接洽。”
“能够有实力把火箭送上太空的机构,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多。”
“还有很多客户是有发射卫星的想法,但是觉得这个难度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所以一直都没有行动。”
“通过这个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启明星科技可以使用低成本的方式把卫星送上太空,对于我们今后获得更多的商业航空合同,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赵思宇自然是对曹阳的这个决定全力支持咯。
宣传启明星科技,他绝对是受益无穷的。
特别是今年他刚刚成为工程院院士,更是希望能够让启明星科技成为全球闻名的企业。
……
【打破航天记录,启明星科技首枚10手火箭诞生】
【2013,启明星科技年度发射数首次超过美利坚】
【启明星科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64次,启明星科技刷新年度火箭发射世界记录】
【不可思议,启明星科技今年已经发射64次火箭,启明星9号复用达10次】
【破纪录,启明星科技今年火箭发射数创新高】
在赵思宇跟曹阳汇报完毕之后,相关的文章很快就出现在各种媒体上面。
启明星科技的官网和官微上面也同步的发布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曹阳自己的个人微博更是把启明星科技2013年发射了64次火箭,其中启明星9号重复发射次数突破10次作为主要的宣传内容进行了发布。
作为全网影响力最大的企业家,曹阳的粉丝数量可是媲美超一线大明星,影响力惊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