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2)
你自己说的也不算,安锦未必就认为读书人比你好,他不是违信背约之人,你也别把他往坏了想。”
赵方初被他哥从小疼到大,遇事儿肯定跟他哥站在一边儿,忍不住在旁边附和道:“就是,哥你怎么变的如此胆小,你虽然嘴笨,但是心细啊,安锦是个好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你,你有话就说出来,要不然安锦什么都不知道你自己就做了主,对他也不公平是不。”
从小赵方宇话就少,做事儿也成熟,朱翠兰一直以为长成这样挺省心的,哪成想他越大越回旋。
“有误会就得说开,你一走了之倒是痛快,这要是被别人看见会怎么想?别人会怎么说你管的住别人的嘴吗?”
朱翠兰说罢站起身:“现在时间还早,腊肉我早就切好了,炒起来也快,等会儿我炒好了你再去一趟,别事情没搞清楚就在这儿瞎琢磨。”
赵方宇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羞愧难当,深觉自己做事不妥当,这会儿也是正后悔呢,恨不得立马去说清楚才好,只是他已经莽撞一回了,这次还是乖乖的听朱翠兰的安排。
赵方宇舅舅送来的腊肉已经放了很长时间,用清水一煮,去除了多余的咸味,剩下来的尽是腊肉的鲜香,肥肉部分晶莹剔透,就算是白嘴吃也不会觉得腻。
配上新剥去外衣的鲜笋,再加几颗鲜辣的辣椒提味,不用过多的佐料,就这样炒出来连带着笋子都透着油光。
今儿朱翠兰做饭尤其的快,连腊肉带笋子炒了满满两大碗,把其中一碗用篮子装好,又拿了几块白面做的馒头,递给赵方宇,让他给杨安锦家送去。
这几个周遭的村子没有杀年猪的习俗,自然也没有熏腊肉的习惯,一般人家再不舍得,到了逢年过节新鲜猪肉也能忍痛买上一斤尝尝鲜。
可腊肉不常见,有时候能赶巧遇上一回也不容易,腊肉耐放滋味又好,价钱比鲜猪肉还要贵上几文。
等到赵方宇出了院门,朱翠兰还是不放心追出去叮嘱道:“这跟买来的东西不一样,要是放在门口被虫蚁爬了吃到嘴里恐怕要害病,一定要送到人手里,听见没,你想的什么要说给旁人知道,万不能自己就做了他人的主,明白没。”
“我知道了。”
适宜
说来赶得也巧,杨安辰刚出了村,一抬头就远远的看见赵方宇提了个篮子往这儿走。
这倒是让杨安辰有些不明所以,张兰珍同黄田香的那些话他没有听完全程,只仅仅是后半段的三言两语就已经够让人气愤了。
泥人还有三分脾性呢,赵家听见这些话,就算是个误会,一时咽不下这口气也正常。
可现在眼见赵方宇回去不过一个时辰便又匆匆赶来,杨安辰一时猜不透他的心思,只得试探的开口:“方宇?”
赵方宇心里揣着事儿,被朱翠兰教育一通之后,他才回过味儿来刚才自己转身就走确实有些不妥。
先不说黄田香在这儿节骨眼儿上拜访张兰珍的目的村里人能不能看出来,单单是自己手提这么多东西在杨家门口站的这一会儿,左邻右舍但凡是眼不瞎心不盲的,不可能看不见。
自己不仅没进去,且又是一脸不愉快的回去,这可不就彻底坐实了两家不和的流言,村里人上嘴皮一碰下嘴唇,什么话说不出来。
黄田香出了杨家门,即使不用添油加醋的乱说,但凡模棱两可的说上这么一两句,到时被有人再留心一打听,最后怕是会让杨家落下趋炎附势的话柄。
杨安锦一个哥儿自不必说,单看赵方初那两日是如何被舆论逼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就可想而知杨安锦能叫人在背后骂的多难听。
镇上张家三代从商,经年累积下来早攒了可观且又丰厚的家底,张员外为人大方,且膝下只有唯一一个儿子,自然是看重的厉害。
在他家当教书先生,这可是肥差一件,张员外出手阔绰,给的银子比外头要多上一倍,这时候的先生本就受人尊敬,又加上大户人家迎来送往都是常事,只要眼皮稍微活点,就能从中结识不少富贵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