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2)
作孽许多,留着也是祸害,他贼心不死,非得有上回李祥和郑兰那样的下场才能断了他的念想。
当务之急是要先回去把奶奶安顿好,李尚才离得远,毕竟是镇上人,有些事儿还是镇上的人了解的多。
宁旸的铁匠铺子总跟镇上的人打交道,想打听什么或是做什么比自己来的容易许多,赵洛川在心里盘算着明儿去一趟问问宁旸知道多少。
夫家婆家都闹得难看,杨春晓才真的是没有了立足之地,杨冬湖叫她跟着自己一起回去,总不好让她夜深人静的还要流浪在外头。
杨安辰是杨冬湖让张兰珍从镇上叫回来的,他听母亲说李尚才在杨家闹了起来就知道不好,他跟着张老爷做事儿久了,脾气也摸了个大概,若是这事儿只让张夫人知道,怕是还有的闹,但张老爷绝不可能允许一个外姓拿着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外头招摇撞骗。
杨春晓的话只是个开头,张老爷知道了李尚才在外头做的烂事儿回去后肯定会查,要是情况属实,李尚才就不会有如今这样潇洒了。
着脚步到了家,院里赵方初还在等着,看见人没少全都回来了才松口气。
“吓死我了,你们怎么才回来?”
杨冬湖被赵洛川一路背着回来,这会儿拍拍他的肩头示意把自己放下来。
赵方初有眼力见的给几人拿了凳子出来坐着,忙问他的脚怎么了。
“没大碍,过几天就好了。”
赵洛川看见他肿起的脚腕脸色便不大好,其他人还以为他是为了今儿的事儿烦心。
杨安辰开口劝慰道:“今儿虽没给他们教训,不过你若想反击回去倒也不难。”
赵洛川一听这话瞬间来了兴致,冲他抱拳道:“今儿还要多谢你把张老爷带过来。要不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呢?多谢。”
“咱们两家都已经结了亲,跟一家人没什么两样,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杨安辰摆摆手道:“是人总会犯错,更何况是李尚才这样大错小错不断的人,像他这样的人最容易露马脚。”
“我听说他前阵子在镇上养了个小倌儿,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回好像闹出了什么人命,但张夫人下手快,把这事儿压了下去没让多少人知道,我还是听几个同窗偶然提及此事才听了一耳朵,不过你也知道,我在张府教书,有些事儿不能打听的太明白,不过你要觉得这事儿对你有用,我可以将你引荐给那几位同窗,到时你自己问。”
闹出人命可比与人私通严重的多,像张老爷这样的富人最爱惜名声,一旦知道了这事儿必然不会偏袒作恶出了名的李尚才,今儿这还只是他做的坏事里微不足道的一个,若是让张老爷知道了所有事儿,恐怕张夫人都要被累及。
到那时他没了靠山,看还怎么猖狂。
赵洛川听完仔细琢磨片刻,这可比自己查出来要快的多,既然有捷径能走,他也没必要多费功夫,立刻朝杨安辰要了那几位同窗的名讳,打算明儿去镇上拜访。
杨安辰同他说了,又说去哪里能找到他们,反正今儿也不着急赶回去,他便嘱咐明儿一同赵洛川去镇上,到时他带着去找那几人。
这可真是帮了自己大忙,这番好意赵洛川欣然领情,直说待到日后杨安辰有用的着的地方他肯定竭尽全力。
杨安辰也不为让他记人情,连道举手之劳而已。
把人送回来他本该略坐坐就回去的,可看赵方初忙前忙后的给几人烧着水,杨安辰在凳子上坐的安稳,直到等人把茶碗递到自己手上才心满意足。
给自己递水的小哥儿眼睛一如上回黑夜里看见的一样明亮,即使在白天里也不逊色半分。
尽管杨安辰饱读诗书这会儿也不理解,为什么一碗并未加茶叶的白水怎么闻起来好像比张府里的上等的茶水还要香。
喝完了水没有要留下的借口,家里张兰珍还惦记着,杨安辰推拒了赵洛川说要留下来吃饭的好意,跟老太太道了别转身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