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3)
&esp;&esp;有声响来,谢元珪往前走几步,于烛火中见是位穿戴齐整的女公子,璎珞挂在脖颈处,碎光耀耀。
&esp;&esp;“哈啊……”谢元珪忙往前走几步,抓住那女公子,道声:“抱歉。”
&esp;&esp;女公子惊得不行,连甩手捶打谢元珪胸口,要尖叫出声寻救,哪想被谢元珪堵住了嘴。
&esp;&esp;“呜嗯……”
&esp;&esp;女公子落的泪烫了谢元珪手背。
&esp;&esp;兵马司的人很快来了,自巷口瞧去,见是一对有情儿缩在墙角,嬉笑打闹。
&esp;&esp;史目转眼与副指挥使言说:“可要去问问?”
&esp;&esp;有情儿夜里嬉闹,常见。有时遇到相熟的人,自是与他们兄长打趣一番。
&esp;&esp;有时,那兄长脾性暴烈点,岂不是招惹人嫌。
&esp;&esp;东副指挥使摇头:“还是得去瞧瞧,往日里还好,今日有贼人投李大人府上去,怕那女公子是被人挟持?”
&esp;&esp;“好。”史目带了些人,往巷子走去。
&esp;&esp;才到巷子半截,史目瞧见女公子面貌,顿时一惊。
&esp;&esp;这不是祁阳伯府的二小姐,今夜又到外处竹林苑来玩。
&esp;&esp;“是位熟人,大人。”史目说。
&esp;&esp;东副指挥使细细查看女公子的面容,虽泣泪连连,但眼眸里并无被胁迫的惧意,长睫低垂时,显出一番风情来。
&esp;&esp;东副指挥使:“应不是贼人,我们往另处瞧瞧。”
&esp;&esp;“好。”
&esp;&esp;日从德阳出,难散的紫气混着烟云扰乱殿室,珠帘被风吹得答答,又低压堂内匍匐跪着的人。
&esp;&esp;谢知珩自人进了德阳殿,便不再出声,批阅奏折的笔不停,只是偶尔择了蓝壳本子叠放在身旁太监的托几处。
&esp;&esp;跪了好些时辰,好在宫人送来软蒲搁着,不至于让兵马司指挥使跪着腿脚生疼。
&esp;&esp;“……”
&esp;&esp;莫不敢言,指挥使静默跪。
&esp;&esp;李公公走上前,取来那些蓝壳奏折,放置指挥使额前。
&esp;&esp;“宋大人可看看这些,御史们今早送上来的。”
&esp;&esp;指挥使勉强抬起头,颤颤伸向堆得有他好几个头高的奏折,只拆开一本来看,字字具是对他失职的抨击。
&esp;&esp;更别提,此次还牵扯到礼部官员,那骂的,不堪入目。
&esp;&esp;李公公:“殿下早早让你紧盯着城内,柔些你不爱听,得让御史们参你才受得?”
&esp;&esp;“兵马司上下不敢误殿下旨意,是臣等失职!”
&esp;&esp;谢知珩摆摆手,李公公忙扶起指挥使,宫人掀帘布走入,端了碗热茶与指挥使。
&esp;&esp;李公公:“且缓缓,喝了口浓茶暖暖,殿下并未治大人罪。”
&esp;&esp;又招来太监,摊开谢知珩后放的那几本,李公公说:“殿下可未瞧它们几眼,心里清楚大人对京城、对圣人的忠诚,不敢懈怠半分。“
&esp;&esp;“多谢殿下。”指挥使朝谢知珩,又拜了几拜。
&esp;&esp;没几刻指挥使离去,带走殿内的寒意,宫人挑着炭火盆,让热意散散。
&esp;&esp;桌上的弹劾奏折太多,谢知珩垂眸:“昨夜,谁刺了谢元珪?”
&esp;&esp;李公公回:“是暂居员外郎府上的侄子,在员外郎身旁读诗书,想是要参加科举。”
&esp;&esp;谢知珩:“读些诗书,开明智,通人慧,是个好法子,可别让人拿捏去。”
&esp;&esp;“可那侄子是位女儿家,参与科考?”侍奉东宫的宫人,低声问。
&esp;&esp;李公公:“女儿家如何?”
&esp;&esp;“……请殿下恕罪。”宫人立即俯身跪下,求谢知珩一息原谅。
&esp;&esp;谢知珩仍处理公务不言,殿外有侍卫走进,将那碎嘴的宫人拖了出去。
&esp;&esp;在三省几位宰相到来前,宫人便咽了声去。
&esp;&esp;……
&esp;&esp;大理寺内,兵马司几位副指挥使齐聚堂内,素日偷闲的范衡也为此事过来,两位寺正总算聚集。
&esp;&esp;唯一没官阶的,只有员外郎的侄子钟旺,以及那把斩贼人的长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