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始皇家养小皇后 第175(2 / 3)

加入书签

“倒是个有趣的。”嬴政半晌后摇着头道。

这个时代没那么多讲究,看对眼的就能在一起,彼此也不看重什么出身,萧衡看上姬长月,死皮赖脸的跟着。

嬴肇举起手,“上回我来看大母,也遇到这个人了。”

“大母对他说,她嫁过人,还要为先夫守着,这辈子不会、也不能再嫁了,又说她与先夫孕有一子,自己的年龄比他大许多岁。”

嬴政问:“他怎么说的?”

嬴肇挠了挠脸颊,“这人说,无妨,年纪大的会疼人。”

嬴政:“……”无言。

般般掩嘴偷笑,又听儿子道,“然后大母就扇了他一耳光,他说,果然会疼人。”

“原来会疼人是这样的意思吗?”

“你可别学。”般般连忙明令禁止。

嬴肇撇嘴,“我知道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想知道阿母会如何解释。”俗称逗她的。

“???”她皮笑肉不笑,狠狠捏他的脸颊。

“年纪跟针别儿一样小,心眼跟莲藕一样多。”

“那是因为孩儿听话呀,阿母。”

“你如何听话了?”

“阿母总爱说让我长个心眼,我每次都长了。”

“……?”

这次就连嬴政也没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瞥了一眼儿子,干咳了两声佯装没听见这话。

装晚了,就这么一眼,妻子朝他扑了过来,势必要锁喉将他掐个好歹,“根不正,苗如何红!”

嬴政揽着她,为自己辩驳,“表妹须得承认,肇儿这都是学了你去,素日里你最会狡辩,也总有那么多的道理,我都说不过你。”

般般才不肯承认。

回到秦宫后,冬季便来了。

翻过年,初春时节,嬴政正式开始与诸位大臣商议发兵攻楚之事。

昌文君芈颠自幼在秦国长大,素来不甚聪慧,是以他对楚国没什么感情,也见证过秦国连下数国、并不屠国之事,因此他对攻打楚国没什么特别的感想,无关紧要。

王绾却三番四次的打探他的事情,问昌平君芈启对楚国是怎么看的。

怎么看的?

芈启现在都被发配到楚国旧地郢陈了,还能怎么看。

“我兄长知晓王上这是对他寄予众望,来日还会回来的。”芈颠虽然不聪明,但王绾怀疑芈启会反秦这点他还是能看得出来,自当为自己的亲哥哥辩解一二,“我兄长一心只有大秦。”

说着话,秦王嬴政从偏门进来了,身侧带着王后,众位臣子已经对王后参政见怪不怪了,起初还有人说于礼不合。

然后就被秦王怼了回来,“礼法是周天子推崇的,早早被商君废除,这时候提起所谓的礼法是何居心?”

且在礼记中,还讲明夫妻一体,王后是小君。

众位大臣默然。

那还说什么了。

大秦都是你们夫妻的,咱们确实置喙不得。

况且,王上与王后感情亲厚,走到哪里都要黏在一起,这并不是坏事。

臣子们很快自己把自己给哄好了。

今日商议的正是用兵几何的事情。

王翦道,“王上,臣以为须得六十万。”

六十万,六十万等同于秦国的全部兵力了,若是全部派出,且握在王翦一人之身,身为秦王的嬴政如何能坐得住?

因此他短暂的沉默了片刻。

一旁的李信瞧出嬴政的犹豫和迟疑,当即出列,自信道:“王上,臣以为只需二十万便可灭楚!”

此言一出,嬴政立即信他,王翦微惊,赶紧表示此番攻楚非六十万不可,被嬴政驳回。

孰料不过两日,王翦便告病请辞了。

嬴政很不高兴,找到般般说:“我看他就是与我置气,觉得我不听他的罢了。”

般般劝道,“上将军为大秦辛劳多年,表兄驳回他的意见,他许是也伤心了呢,觉得你不信任他。”

嬴政逆反心理上来了,“难不成除了他,大秦无人可用,只能事事依赖他不成?”他想要多培养几个将才,自觉这无可厚非。

李信和蒙恬已带兵出发,正式攻楚。

李斯心想,秦王不愿一直依赖老将,此时不提拔新人,待王翦驾鹤西去又该如何,他这样想也寻常。

而王翦心里有气,自请离去也是高明。

如此一来,不论李信是胜是败,他都不会尴尬。

攻打楚国是个令人心中紧弦的事,就连般般也整日提着心神,关心国事。

两月后,发回第一则战报。

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楚格外顺利,连下数城。

这让般般与嬴政都松了口气,还来不及彻底放松心神,又过半月,第二则战报便不好了。

战争本就是眨眼间爆发,变故发生的很快。

就在李信与蒙恬分兵两路之际,楚国的项燕忽的暴起发动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