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娇华 第326(2 / 2)

加入书签

在雪地里,一直抬头望着空旷雪山,山上那些隐影的火把一个多时辰前便消失了,但他还不想回寝宫。

身后除了替他打着伞的廖内侍,还有九名蛾眉皓齿,花颜月貌的宫女,宫女们手里执着琉璃灯盏,灯盏在风中摇晃,打在宣延帝明黄色的龙袍上,袍上缂丝的行龙纹章似欲腾空。

一个天荣卫跑来说这件事情,宣延帝无动于衷,始终看着雪山,廖内侍微微挥手,示意一直跪着的天荣卫离开。

待天荣卫告辞走了,宣延帝淡淡道:“净是送些没用的消息过来。”

“两位公主一直不交好的,”廖内侍说道,“此次倒也有齐心之心。”

“若是出了变故才有这心思,朕且希望她们一辈子都刁蛮跋扈。”宣延帝说道。

廖内侍微顿,点点头。

是啊,不出这样的变故最好。

消息同时也送到太子手里。

李诃还未睡,房中共九人,除了太子府的几个幕僚外,还有八皇子李烨和九皇子李绶及他们的亲信。

刚收到的信函,宋致易开春将称王,同时,凎州也起兵乱,一个叫焦进虎的百户四处收留流民,组织壮丁,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迅速壮大,拉拢凎州兵府都尉陈子宝共同谋逆,斩杀凎州刺史及节度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两万人的部队。

除却凎州之乱,各地四起的兵乱亦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今日送来的这些求救急信,朝廷真的已无力再做什么。

内侍进来说了阳平公主的事情,李诃点头,令人退下。

“这等小事,也要拿来说吗?”李绶说道。

“这不算小事,”李烨说道,“阳平公主是穆贵妃的人,穆贵妃可是皇上面前最受宠的。”

她们的一举一动,极有可能都同圣意有关,怎么可能不盯紧些。

“可我听说在元禾宗门时,皇上对阳平可是起了杀心的……”李绶说道。

提起元禾宗门,李烨面色变了变,移开视线,看向身前舆图。

“当真这么可怕?”李诃看着他的脸色问道。

“父皇都连夜下山了,皇兄觉得呢?”李烨低低道。

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宣延帝,比离开京城还要让李烨觉得狼狈。

“不过,”李烨又道,“今日陪着父皇身边的人仍是穆贵妃,所以对阳平的杀心应该只是一时的,她们仍会是父皇面前的红人。”

“好吧,但阳平和安成向来不对付,”李绶说道,“不知道现在阳平去找安成,是不是穆贵妃的意思。”

“会同和亲的事情有关吗?”李烨看向李诃。

“和亲?”李诃唇角苦涩,抬手抚平舆图上的微微鼓起,说道,“你们可看到,如今大乾还剩多少?”

舆图上的大乾,像是一块大饼,但已经东一块,西一块的被咬走了,千疮百孔。

“我们能控制的地方不多了,”李诃看着舆图,“六个月前若能谈好和亲事宜,尚可以结盟外援相助,如今再谈,对方要坐地起价了。”

说来悲凉,曾八方朝拜的大乾,如今却极有可能会被那些当初他们所看不上的相邻小国看不上。

现在地图上面,迅速扩张版图的是宋致易,他所占走的面积,已快有五分之一了。

自封大成王的田大姚也不遑多让,现在最让李诃担心的是,即将要迎战田大姚的石鼎镇能不能扛得住田大姚的板斧。

这个杀人如麻的疯子,走到哪里都要留下血流成河。

哪个地方反抗激烈,入城之后,他必大开杀戒。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城池甚至不攻而破。

石鼎镇,扛得住吗?

阿梨跑了(一更)

汤汤一夜大雪,卯时天明方静。

天光携云影,入江照山,遍彻大地,一只鹰隼拍翅,跃过群山,在裴老宗主的腕上停下。

不同往日,裴老宗主没有朝观星阁方向走去,穿过绵长索桥,朝东南沐阳峰而去。

一位老人站在崖边,望着广袤天地,身姿萧索,迎风飒飒。

“石鼎镇,”裴老宗主将信纸递去,说道,“约莫三日后。”

老者接来,望着信上文字,说道:“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是啊,乱世兵起,日后这天下格局不知会变成何等模样。”裴老宗主叹惋说道。

老者“嗯”了声,收起信。

“你有何看法吗?”裴老宗主问道。

老者摇头。

他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皆作记录留世之用,是什么,便写什么,极少会有主观看法在其中。

那夜在宣延帝面前所说几句,已是这些年他鲜少的“说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